|
|
只需相信! |
2021年和2022年,印度各有一部電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一部叫《命運理發(fā)師》,一部叫《宿敵》。
這兩部電影的NB之處在于,不僅劇本很棒,而且都直面社會現(xiàn)實。
就以《宿敵》為例,你能想象嗎,在一部電影里竟然涉及印度的幾乎所以重大問題——女性頻遭性侵、種姓歧視根深蒂固、貧富差距巨大、輿論被操控、學術腐敗、司法腐敗……
在這部電影里,你可以看到一個野蠻的印度,也可以看到一個文明的印度。
野蠻在于這樣的情節(jié)就存在于印度當下的社會里,
文明在于這樣暴露野蠻的電影可以被公開上映。
這部電影還告訴我們,有的人,為了維持自己的地位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把別人的命當成兒戲;有的人,為了維持自己的優(yōu)越感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毫不在乎那些底層人的名譽和死活;而那些被煽動起來的民眾,自以為是為了公平正義呼號,其實已經(jīng)淪為盲從的工具。
于是我就提出一個問題:印度這個國家何以這樣?“國家”又到底是什么呢?
這當然是沒有答案的,也就作罷了。畢竟只是一部電影,不必太認真。
碰巧,
早晨在微博上看到某個大V的一條微博,又看到了他說到“國家”這詞兒。他在講述某款“新冠神藥”由于國家醫(yī)保集采談判失敗,未能納入醫(yī)保時,多次提到“國家”,他說:
藥,因高價未進入醫(yī)保,但醫(yī)保臨時性支付可以到今年3月底。這些都是國家的決定,都是國家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后做出的決定;國家的決策統(tǒng)籌了公眾的各項利益;我們應該信任國家的決策,國家的信息最多,對公眾的利益考慮最全面;最希望造福全體人民的肯定是國家;我們跟著國家,不跑偏的幾率最高……
這一番說辭,好評如潮。畢竟這看上去也是在講道理。他的道理就是,他相信公眾的各項利益被統(tǒng)籌好了,所以結果一定符合公眾利益。
寥寥數(shù)語就勾勒出一個“神”——他的信息最多,他考慮得最全面,跟著他的決定走就行了。
你若去探究這位大V的這些判斷是否符合邏輯就幼稚了,因為他的表達不是建立在邏輯之上,而是建立在“我相信”之上。他總是在需要邏輯支撐的時候,來一句“我相信……”。
比如,掌握的信息最多,怎么就能推導出決策一定對呢?如果誰掌握的信息多誰的決策就更對,那計劃經(jīng)濟就不會破產(chǎn)了。計劃者掌握著最豐富的信息啊。
當然,如此探討毫無意義。
這就跟有些人信仰上帝佛祖你跟他探討上帝佛祖是否存在一樣不必要。他已經(jīng)相信“神”不僅存在而且無所不能,那還探討個啥。
我寫這些絕無批評跟大V較勁的意思。一定程度上,我是“推崇”他的這些說法的——人總要信點什么吧。很多人的生活都是一團亂麻,生存的壓力已經(jīng)讓人夠累了,如果不信“他相信的”那些,會更累的。
歷史上、故事里、傳說中,太多的不幸事件甚至流血犧牲,從某種角度看都是因為不相信國家所致。
歷史上的李闖王要是相信國家,就不至于禍亂天下,餓死他一個可以成全許多人嘛。他掌握的信息太少了,一定想不到他的“不相信”成為中原被異族征服的導火線。
故事里的岳飛要是相信國家,就不至于不顧十二道金牌一根筋地“北伐”,最終導致岳飛父子慘死風波亭。岳飛掌握的信息肯定不夠多,于是就“格局狹窄”啊。
那些揭竿而起的所謂英雄們,都不信國家。結果如何呢,結果可能就是流更多的血,什么也改變。
沿著這種思路走下去,你就會落入上面那個不講邏輯的邏輯,并輕松得到得到一個幾乎所有問題的終極解決方案——只需相信。
2000千多年來,從孔子那時候就開始,一直在辛苦說教,讓大家“相信”。據(jù)說宗教就節(jié)約了人們很多時間,給出一個終極答案,大家相信就行了,不需要在某些問題上反復思考。
交出大腦,可能變蠢,可能變成一株綠瑩瑩的植物,但能夠消除煩惱啊。
(海濤評論)
從香港與澳門看法治人治:一體兩面對立統(tǒng)一!
地方基建欠了60萬億,需要奇跡才還得上!
之前說絕大部分是無癥狀,為什么現(xiàn)在身邊大部分人有癥狀?
如何理解政策的“既要...又要...” |
|